• <tt id="mmook"></tt>
    <sup id="mmook"><option id="mmook"></option></sup>
  • <option id="mmook"></option>
  • 新聞中心
    新型電力系統“新”在哪?如何建?
    發布日期: 2022-12-21
    閱讀數: 291

      我國正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能源占比將逐步提高。在近日舉辦的新華能源沙龍上,多位專家表示,我國電力體系正在經歷轉型與重塑,在此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建議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個環節,推動系統平穩過渡。

      “新型電力系統是以電源清潔低碳化、電網柔性智能化、負荷彈性多元化、儲能安全經濟化為主要特征,源網荷儲多環節深度融合互動,在開放共享的電力市場體系下安全有效運行的電力系統。”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能源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戴璟說。

      她表示,新型電力系統有四新。一是結構新,電力系統的發電結構由傳統的以煤為主轉向以新能源為主,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超過煤電,成為第一大電源;2060年之前,新能源發電量有望超過50%,成為電量的主體。二是形態新,電力系統由傳統的“源隨荷動”轉向“源網荷儲深度融合、靈活互動”。新能源將逐步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撐,煤電將逐漸變成靈活性調節資源,電網呈現出以大電網為主導、多種電網形態相融并存的格局。三是技術新,電力系統結構和形態的變化,離不開技術創新,包括多年、多區域、源網荷儲碳聯合規劃技術,電力系統全環節精細化碳排放統計核算技術,調度控制技術,儲能技術,大電網安全穩定性機理的理論突破等。四是體制機制新,新型電力系統要兼顧清潔低碳、供應安全、價格低廉三重目標,還需要相應的體制機制創新。

      我國電力系統在漸進式調整和重塑中,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將發生變化。

      在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魯剛看來,新型電力系統將在國家整體戰略全局中擁有全新的、更多元化的、更突出的功能定位。在“雙碳”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承擔著工業、交通等行業碳排放轉移的功能;在新發展格局構建中,新型電力系統發揮著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提供新動能的功能;在國家安全體系中,新型電力系統承擔著降低油氣對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的功能。

      在帶來機遇的同時,挑戰也伴隨而至。隨著現有電力系統向新型電力系統轉變,諸多新要素的加入使系統復雜性成倍增長,給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極大挑戰。

      魯剛表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技術基礎、控制基礎、平衡方式及其背后的理論方法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是長期的、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期間應挖好存量的潛力,做好增量與存量的融合。

      與此同時,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納也將帶來成本上升的壓力。例如,為平抑新能源波動性和隨機性,儲能需求大幅增長,但如何分擔儲能成本,如何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儲能建設,目前依舊存在挑戰。戴璟建議,充分調動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設計合理的體制機制,分攤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新增的成本。

    259luxu-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