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 id="mmook"></tt>
    <sup id="mmook"><option id="mmook"></option></sup>
  • <option id="mmook"></option>
  • 新聞中心
    重慶:堅持綠色發展 整合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
    發布日期: 2022-04-08
    閱讀數: 117

      近日,重慶市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印發《重慶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堅持綠色發展,整合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差別化電價政策,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對能效達到基準水平的存量企業和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在建、擬建企業用電不加價,未達到的根據能效水平差距實行階梯電價,加價電費專項用于支持企業節能減污降碳技術改造。(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

    電價調整

      《重慶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讀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重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工業穩則經濟穩。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了《重慶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渝發改工業〔2022〕444號)(以下簡稱《政策措施》)。為便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政策內容,對《政策措施》作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及過程

      去年三季度以來,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方面,對振作工業經濟運行進行動員部署,出臺《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發改產業〔2022〕273號,以下簡稱《若干政策》),圍繞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投資和外貿外資、用地用能和環境等5個方面制定了18條政策,助企紓困,提振信心,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月下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召開全國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專題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要做好《若干政策》落實工作。3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工業經濟系統調度電視電話會再次強調,各地務必盡快出臺細化措施,確保國家政策執行到位。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市工業經濟實現平穩開局,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3%。國家做出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的動員部署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責成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會同有關市級部門,結合重慶實際深入研究,盡快出臺我市的細化落實政策措施,確保政策效應在上半年顯現,有力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對此,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立即會同有關方面對照國家政策逐一細化措施,并反復修改完善,廣泛征求區縣、工業園區及代表企業意見,力爭《政策措施》見實效。目前,《政策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并印發實施。

      二、政策措施主要內容

      《政策措施》包括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投資和外貿外資,用地、用能和環境等五方面,共計39條政策措施。

      第一,關于財政稅費政策。聚焦減輕企業負擔,提出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執行國家延長階段性稅費緩繳政策;繼續實施國家新能源汽車稅費減免及充電設施獎補、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擴大“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執行國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執行國家大規模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執行國家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社保負擔等8條政策措施。

      第二,關于金融信貸政策。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出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對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按照貸款余額增量提供資金激勵;落實煤電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政策等4條政策措施。

      第三,關于保供穩價政策。整合差別化電價政策,支持企業綠色發展;定期開展大宗商品價格監測預警,幫助重要原材料企業穩定生產;支持企業投資具備資源條件、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礦產開發項目,支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3條政策措施。

      第四,關于投資和外貿外資政策。圍繞擴大精準有效投資、穩外貿、穩外資,提出加快推進全市風光等新能源開發;推進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引導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領域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組織實施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推進制造業強鏈補鏈,培育一批領軍企業、“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內河老舊船舶更新改造;加快5G、北斗產業及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在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金融服務領域的運用,支持企業海外倉建設和布局;穩定中歐班列開行,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產業協作,落實滬渝直達快線航線獎補;多措并舉支持制造業引進外資,加大對制造業重大外資項目要素保障力度,便利外籍人員及其家屬來華,支持外資企業在渝設立研發中心,保障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同等適用各級政府出臺的支持政策等16條政策措施。

      第五,關于用地、用能和環境政策。聚焦加大要素保障,提出保障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土地供應,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按程序合理轉換,支持產業用地方式靈活設定;落實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費不納入能耗雙控考核相關政策,優化完善能耗雙控考核政策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能耗等量替代政策,積極爭取我市符合要求的項目納入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精準實施重點行業涉氣企業應急減排績效分級動態管理,加快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節能降碳改造等重大項目環評手續辦理等8條政策措施。

      三、后續工作安排

      一是讓企業知曉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市發展改革委近期將對《政策措施》的相關內容進行宣傳解讀,確保政策有效傳導到區縣和全社會。各區縣政府也要同步組織園區和工業企業做好政策宣傳,確保企業應知盡知,盡快享受政策紅利。

      二是推動各項政策早落地、早見效。相關市級部門要各司其責,加強配合,積極推出相關落實舉措,加強宣傳解讀,形成政策合力,幫助企業紓困發展。同時,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將適時開展政策效果評估,督促相關政策執行落實。

      三是及時協調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要做好各區縣以及重點行業、園區、企業運行調度監測,深入了解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情況,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置,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問題,盡最大努力保障企業穩定生產。

      四是加強政策儲備。有關市級部門要加強對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聚焦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強化儲備政策研究,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59luxu-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