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華為全聯接2022中國站在深圳召開,旨在進一步提供前瞻洞察,明確華為業務戰略方向、關鍵舉措和實踐,打造開放、合作、共享的平臺,構筑開放共贏的健康生態。
21世紀是人類社會全面走向智能化的時代,數字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機遇之中,華為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千行百業在數字化轉型的征途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共同筑牢中國數字基礎設施需要持續創新,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更領先,滿足個人、家庭、辦公、生產的需求;為數字經濟構筑堅實的算力底座,實現充沛的算力隨手可及;發展繁榮的基礎軟件生態,立根鑄魂,開放共贏;打造開放的行業數字化平臺,使能行業數字化經驗快速復制。”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表示。
而當數字化、智能化席卷各個行業之時,電力系統的數字化轉型一直頗受關注。華為在電力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縮短技術發明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快速響應客戶需求,2022年3月,華為組建電力數字化軍團,通過數字感知、數字孿生及數字增值,助力智慧發電、智慧電網、低碳慧能領域場景數字化,幫助電力企業實現安全、高效、綠色、創新的轉型升級。同時,在華為全聯接2022召開期間還同期舉辦了智慧電力峰會,為電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著新動能。
“數字化是核心技術支撐”
眾所周知,人類社會正在加速邁向綠色發展的新時代,在落實綠色發展目標,助力“雙碳”戰略中,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數字化也正在為“雙碳”戰略賦能。
數據顯示,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要實現“雙碳”目標,電力行業任務重、責任大。“電力行業在綠色發展中,電力系統中‘源、網、荷、儲’的互動會逐步加速、加深,打破傳統價值鏈的邊界,電力供需將變得越來越靈活、隨機。在確保電力系統安全、平穩供應的同時實現綠色發展,數字化是核心技術支撐。”華為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彭松表示。
目前電力行業正在經歷深度轉型,數字化也已成為發展趨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認為,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的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活生產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電力行業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在智慧電廠、數字電網、能源互聯網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數字化走在社會各行業前列。
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趙風云在提及能源轉型的思路時,也對數字化予以了高度期望。她表示,在實現綜合智慧能源的過程中,需要全棧數字化技術支撐,通過數字化技術與行業應用深度融合,實現多能源品種、多環節、聯合優化算力和調度控制、智能運維檢修等功能。
為了更好描繪通過數字化技術與電力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起電力系統數字孿生藍圖,大會還同期發布了《電力數字化2030》(以下簡稱“白皮書”),從電力數字化的背景、目標以及場景描繪等多個維度,全方位介紹了電力行業在實現綠色發展過程中的數字化應用。
白皮書指出,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電力供給和消費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多源電能協同互濟、相輔相成,電力數字化將發揮關鍵價值。為適應未來電力系統的發展需求,電力數字化將圍繞五大核心目標進行,即支持高比例新能源并網消納、支持電力資產的高效運營、支持源網荷儲協調互動、支持電力市場化發展及支持能源低成本、高效利用。
而要實現這五大目標,白皮書提出了數字綠色電廠、電網數字巡檢、多源韌性配網、多能協同互補、跨域電力調度、賦能綠色低碳等六個場景,旨在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邊緣智能、泛在互聯、算力存儲、算法應用等方面的重要價值。
另外,伴隨未來電力系統內各業務場景縱深發展對物聯感知、網絡通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的需求,白皮書認為,電力數字化技術將在三個層次上呈現出綠色電網、安全可靠、泛在感知、實時網聯、智能內生、服務開放六大關鍵特征。
“電力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的,就是隨著電力系統升級,消納更多以風、光為代表的綠色低碳電力,促進源網荷儲高效互動,確保電力系統高效穩定運轉,提升能源效率,推動‘雙碳’目標的實現。”白皮書明確。